顯微鏡是生物實驗教學中常用的儀器。頻繁使用后,會出現一些故障,使顯微鏡無法正常使用。由于顯微鏡是一種精密而有價值的儀器,因此不可能隨時添加和更新。因此,及時排除故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狀態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顯微鏡常見的故障排除方法,供您參考。
1粗調失敗
故障現象是轉動粗準直螺桿時,透鏡筒不能升降。
顯微鏡筒的升降由齒輪帶動齒條實現,齒輪固定在粗調旋鈕的軸上,齒條固定在鏡筒上。當轉動粗調旋鈕時,齒輪驅動桿抬起鏡頭筒。如果鏡頭筒不能升降,說明齒輪和齒條不匹配。常見的故障原因是齒輪桿套隨粗調旋鈕轉動,即齒輪桿套上的兩個止動螺釘沒有將齒桿套固定在燕尾型導軌上。
修理方法:
將齒輪移至齒桿套缺口中間,使齒桿套缺口面向齒條,然后用小螺絲刀擰緊尾軌端面上的兩個止動螺釘。如果失效,則表示機架嚴重磨損。您需要拆下鏡頭筒,擰下上下機架上的固定螺釘,倒置使用,因為機架磨損主要發生在機架上部。
或根據機架的寬度切割一片金屬箔,將金屬箔鑲嵌在機架上,用固定螺釘將金屬箔和機架固定在鏡頭筒上,插入鏡頭筒進行調試。如果你覺得很緊,你可以改變金屬板的厚度,直到它合適為止。或按原型號規格從廠家購買新機架。
顯微鏡
2鏡頭筒自己滑下來
故障現象是對焦時,用手松開對焦螺絲時,鏡筒會自行滑落,造成對焦不準確。
在顯微鏡的粗調結構中,齒輪軸的松緊度一般由齒輪軸套與粗調旋鈕之間的摩擦力來控制,齒輪軸與齒輪軸套之間的摩擦力則由連接在齒輪軸上的兩個齒輪軸控制。粗調旋鈕是通過將兩個塑料墊圈緊緊壓在齒桿套筒的端面上而獲得的。粗調或緊壓齒輪桿套端面,獲得的摩擦力越大。鏡頭筒自行滑落的原因是墊圈的磨損,減少了齒輪軸和齒輪桿套筒之間的摩擦。齒輪軸與齒輪桿套之間的摩擦所產生的扭矩不能克服透鏡筒的重力以及由此產生的扭矩。
咨詢電話
13691286875